
罗技新款的高端电竞无线耳机ASTRO A50X,配备多功能底座,除了兼具充电、信号发送/接收外,还可化身影像来源切换器,能够同时与PC、Xbox、PS5进行连接,并直接通过耳机的控制键转换游戏平台,免除一般无线耳机每次换设备都要替接收器搬家的困扰。
外观设计
用户可能对ASTRO这个品牌比较陌生,该品牌的前生为ASTRO Gaming,于2006年在美国成立,主要设计与生产游戏类的相关周边,后来在2011年被潮牌耳机Skullcandy收购,2017年又易主给了罗技,并持续作为罗技的电竞耳机品牌到今日。
而ASTRO A50X为2019年推出的A50 Gen 4的继任者,外型设计与主打多平台支持的核心概念都保留了下来,故可以在产品的外包装上看见「适用于Xbox、PS5、PC/手机」的特色宣传,并获得了 Design For Xbox 认证,确保兼容性之余,也不用担心日后被微软认定成违规周边而封锁。
打开包装盒,耳机本体除了黑色款式外,另有白色版本可供选择,同时一如历代 A50 系列,产品一定配备了专属底座,且 A50X 的底座在功能面相当丰富,同时兼具了讯号接收器、充电器、视讯切换器功能。
配合底座在连接上的需要,PC的部分准备了USB-C+USB-A To USB-C的充电数据线,当中特别以红色标注的USB-C接头负责与底座连接;至于Xbox、PS5的部分则提供了USB-A To USB-C数据线;充电器的部分在插头的部分采用分离式设计。

耳机在外型线条设计上,与罗技自家Pro系列的圆润外观相反,A50X整体线条相当硬朗,带有一些机甲的风格在,但实际上,A50X多数区域采用亲肤雾面塑料材质,并有着抗指纹能力,使用一段时间后也没有留下明显油污,反倒是头梁的部分为亮面的关系,相对比较容易留下污渍。
同时,别看耳机看起硬梆梆的,其实在活动性与舒适性上也做得相当不错,左右两侧看似天线的柱状物其实是头带,采用无段式调整供用户依照自身头型调整耳机贴合度,比起一般段落式头带的设计,更容易让每个人都找到最佳的配戴平衡点。
另外,耳罩支持水平旋转,能够像一些音乐耳机一样,在取下的时候,能让耳罩的部分贴于胸前,减少下巴四周的异物感,转头的时候也不用担心被耳机卡住。

再加上耳罩与头梁的部分使用的海绵衬垫非常柔软,并以高透气的绒布包覆,即便耳机的整机重量达到 363 克,在实际体验中,就算长时间配戴也不容易觉得疲倦或压迫。
不仅如此,罗技也考虑到绒布材质比较容易弄脏,特别是一些容易出汗的玩家,可能长期下来会有清洁或更换需求,耳罩采用相当罕见的磁吸式设计,可以犹如 Apple AirPods Max 一般,只要稍微用力一扳就能将耳罩取下,相当的便利。
附带一提,虽然耳机没有特别注明,但拆卸下来的耳罩是有区分左、右边,装回去的时候如果配对错误,磁吸的效果就很不稳固,反之只要稍微耳罩稍微靠近耳机,就会立刻牢牢吸附。

功能操作方面,A50X将所有的按键都集中到了右耳,包含滑动式电源开关、装置切换、蓝牙、独立音量滚轮、USB-C端口,其中 USB-C 本身只能用于充电,不具备数据传输能力,所以无法在没电的状态下当作有线耳机使用。
此外,右耳罩外壳也有小巧思,提供了游戏音量/语音对话的权重调整功能,通过按压的方式,可以调节游戏音效与语音之间的音量比例,相比多数耳机必须暂停、跳出游戏进到设置中更改音量平衡,A50X的独立调节设计确实相当友善。
A50X 左耳的部分则是安排了独立的麦可风,支持 48 kHz 录音室级的收音效果,虽然麦克风是固定在耳机上无法手动拆卸,但也同样有特别考量用户的需求,加入自动开关功能,当耳机向上收起时,便会自动关闭,反之拉下会启动麦克风。
需要稍微注意的是,麦克风对于关闭的判定机制比较严格,一定要收到最底才会触发,加上这部分没有设计提示音效,为避免发生社会性死亡,结束语音派对后务必多加留意麦克风的状态。

接着把目光转移到底座,底座的正面设有一排指示灯,耳机的电量会以4格LED灯进行提示,同时因为具备视频切换功能的关系,指示面板的右侧会显示目前输出讯号是来自Xbox、PC或PS5。
而底座的上方设有磁力充电接点,耳机只要靠过去就能吸附,且从接点为左二右一的配置便可看出摆放是有方向性要求的,磁吸力的强度表现相当不错,既不会轻碰就导致耳机从底座脱落,也不至于到需高度用力才能拔起的程度。
只是磁力接点相对于耳机的尺寸来说略为偏小,较容易遇到接触不全而无法进行充电的状况,建议放置耳机时,多花个几秒确认耳机上的电源指示灯转为橘色,或是底座的电量指示灯开始闪烁才会比较保险。

翻转到背面,此处可说是 A50X 的精华,配备了 3 组 HDMI 2.1 视频端口和 3 组 USB-C 接口,当中有红色标记的 USB-C 同时负责底座的电源和 PC 的数据传输,所以不论是否与 PC 连接,都「必须」与充电器连接,否则整个底座都无法发挥功能。
另外,针对Xbox、PS5的应用需求,底座的HDMI 2.1端口皆拥有完整版48 Gbps传输带宽,能够支持4K 120FPS画面输出、VRR可变更新率等功能。
而为保证获得最佳使用体验,用于连接游戏主机和显示器的须「皆为」通过 HDMI Ultra High Speed 认证的 HDMI 2.1 线材,才能保证获得最佳使用体验,否则将可能面临线材带宽不足,遭遇无法支持高分辨率或高更新率的情况。
连接与实际体验
A50X 最大的核心卖点就是能够同时连接 Xbox、PS5、PC,并通过耳机自由切换来源,实现无缝的多机流的娱乐体验,且底座再连接上有提供明显的颜色和文字标注,不论是游戏主机还是 PC,基本只要依照标示接入对应线材即可,难度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高。
唯独需要注意的是,红色的 USB-C 因为兼负 PC 数据传输和底座供电,所以不论如何都至少要与充电器连接。 此外倘若PC的USB-C支持10 W以上的电力输出,可以不使用包装预先提供的三头线,改为同时支持电力、数据传输的USB-C ToC线材,达到简化线材缠绕的麻烦。
然而按照底座默认的安装方式的只能搞定 「PC 的音频」,由于底座的红色 USB-C 端口不具备 DisplayPort Alternate 模式,等于无法用来传输图像讯号。 至于想要靠底座来输出 PC 影像,方法不能说没有,只是有些微妙。
实际上,A50X 底座注记为 Xbox、PS 的 HDMI、USB-C 埠并不会区分接入设备种类,所以即使混插也不会有任何影响,顶多前面板的提示灯与真实情况不符而已。
因此如果想要将PC显示信号接到底座上,可以选择把PC上的线材接到原属于Xbox或PS5的孔位中,但此方法限定于双机流的玩家,如果是三机流,很遗憾 A50X 只可同时满足音频的部分,视频上就注定得三选二了。
虽然PC的部分在视频输出上有所遗憾,不过PC用户可额外通过罗技G Pro Hub同步程序来获得更为丰富的体验,也算是在功能上的一些小弥补。 通过同步程序,用户将可在调整耳机、麦克风的 EQ 以及进行固件更新。
更特别的是,如果不想慢慢调音,G Pro Hub 还支持配置文件分享功能,可以在程序中直接下载各路用户们针对不同游戏调节出来的声音效果,轻松获得最适合在游戏中的聆听体验。 比较可惜的是,设置文件无法储存在耳机之中,所以 EQ 的调整效果被限定在 PC 上。

EQ 调整
耳机在音质上,A50X 用上了自家开发的 40mm PRO-G 石磨烯单体,支持最高 24 bit 高音质输出,在 Xbox、PC 上额外开启 Dolby Atoms 全景声或 Windows Sonic 功能。
在游戏环境中,A50X 的声音表现有着相当优秀空间感,可从耳朵清晰感知到来从四面八方的声响,在可感受到游戏中物体的远近差异的同时,也确保细节的呈现,不会让人难以判断远处声音的来源或发出声音的物体种类。
至于三频表现方面,耳机低音充沛、富有弹性与变化,炮火、引擎类的表现在精彩时刻会有直击大脑震撼感,高音的部分在初期会略显刺耳,所幸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表现有着一定的改善,考虑到耳机是为游戏需求设计,中音表现四平八稳,解析力未到特别突出,但也不会一团模糊。
总结

罗技 ASTRO A50X 耳机打破一般无线游戏耳机只专注于一对一的声音传输,而是针对多机流玩家们的需求,将音频、视频整合在一起,让用户不论想要游玩任何平台的游戏,都只需拿起耳机就能实现即刻切换,不须插拔接收器,也不用进到电视、屏幕的菜单调整,让操作更为优雅简便。
此外针对游戏主机族群,耳机本体除了有着相当出色的音质外,自动开关的麦克风设计,以及可直接在耳机调节语音与音效权重的设计,也都能感受到罗技团队有真的细心注意到真实环境下所会遭遇的状况,提供市场上其他游戏耳机所无法企及的便利与贴心体验。